山東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比賽活動覆蓋面廣、教師參與度高,得到了各高校的積極響應。學校校借助比賽開展了系列活動,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勵政策,充分調動教師參賽的積極性,希望以賽促教提高教師整體教學水平,并取得了優秀成績。截止目前,我校有25名教師或團隊獲獎,其中一等獎8人、二等獎6人、三等獎11人;參加省信息化教學競賽,獲二等獎、三等獎各1團隊,學校獲得5次優秀組織獎。
為規范比賽準備和參賽過程管理,我校制定《山東英才學院關于“山東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比賽”的組織與管理辦法》(魯英才教字〔2017〕10號)。成立各專項工作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教務處,并對各個部門的工作職責進行明確分工,落實到位。負責對整個參賽工作的政策引導、條件保障、調度協調和質量、進度督查。根據參賽業務技術要求和參賽團隊工作進展情況,制定專家指導和進程推進計劃,組織專家對各參賽環節進行具體指導、點評。
制定比賽實施方案,形成工作機制。為充分發揮青年教師和課程建設團隊成員在課程建設中的作用,激發廣大青年教師參加建課、比賽的積極性,特制定山東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比賽實施方案。教務處組織專家集中對參賽材料和課堂教學進行評審、指導。專家組結合近年來的工作經驗,幫助審定教學單位的工作進程計劃;并根據工作計劃和工作需要,全程配合指導、督查各階段的工作質量,督促工作進程。
制定激勵政策,激發教師積極性。為了表彰教學水平高、教學過程規范、教學效果好、育人成效顯著的教學骨干,使教學一線教師的辛勤勞動得到充分肯定與尊重,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專業教師隊伍。
凸顯課程思政,培育新時代人才。參賽教師結合所在學科專業、
所屬課程類型的育人要求和特點,深入挖掘了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將思政教育有機融入課程教學,達到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同時注重課程模式創新,教學內容體現了思想性、前沿性與時代性,教學方法體現了先進性、互動性與針對性,形成可供同類課程借鑒共享的經驗、成果和模式。轉變學習方式,建立教學新理念,即由過去的傳授式學習變為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各位參賽的老師都力求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體現這一理念。

第三屆省青教賽一等獎獲得者醫學院代海麗老師

第五屆省青教賽一等獎獲得者外國語學院李妍老師

第五屆省青教賽一等獎獲得者學前教育學院楊文文老師

第六屆青教賽一等獎獲得者學前教育學院呂璇老師

第八屆青教賽一等獎獲得者學前教育學院任姍老師
通過教學比賽,學校青年教師對課程標準有了更深的理解,對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和教學策略等環節的設計與組合都有了更為科學的把握。學校將繼續完善制度建設、加強政策引導,搭建交流平臺、強化業務指導,推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為應用型人才培養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