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主要根據2022年3月18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組織的“新一輪審核評估實施在線輔導答疑”中,教育部教育督導局評估監測處處長魏歡為各高校答疑所做講話而進行的整理。
一、新一輪審核評估的實施背景
從三個層面來理解:
第一個層面,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政治高度來理解。
總書記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比如:把握社會主義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五育并舉、破除“五唯”頑疾等等,這為新一輪審核評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審核評估將這些要求作為評估的核心指標,重點考察高校貫徹落實總書記和中央的要求的具體情況。
評估不是指揮棒,評估是在搬運中央這個指揮棒,高校再特殊,也不能違背辦學方向的要求,不能違反中央的底線要求。任何違反這些要求的,我們都會堅決說不,堅決糾偏。
第二個層面,從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和落實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的專業角度來理解。
任務的專業角度來理解新一輪審核評估?!笆奈濉币巹澝鞔_要求建立高質量教育體系,質量導向更加明確。剛剛范唯主任也專門說到了評估中心的機構改革情況,由原來“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改為“教育部教育質量評估中心”。此外,2018年以來,對進一步做好本科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舉措。我們評估的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服務于業務發展,服務于事業發展,所以新一輪審核評估工作將這些要求作為評估的重要指標,重點考察本科教育教學質量,教育教學改革成效等等,致力于夯實本科基礎地位。我們希望組織專家從專業的角度診斷高校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讓評估真正服務事業發展,服務高校的發展。任何違背事業發展要求的,我們都會堅決說不,堅決促改。
第三個層面,從推進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和教育治理現代化的監督角度來理解。
為了推動落實管、辦、評分離,放、管、服結合,教育部于2014年組建了新的教育督導局,加掛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的牌子,明確督政、督學、評估監測三大職能。督導評估成為了教育治理現代化的關鍵一環。2020年,中央出臺了《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其中對高校評估也做出了改革部署。開展審核評估是《高教法》要求教育部、教育督導局必須落實的法定任務。我們教育督導要致力于做中國高等教育辦學質量和辦學標準的守護神。任何違反辦學規范和辦學條件標準要求的,我們都會堅決說不,堅決督辦。
二、為什么要做審核評估“十四五”計劃
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新一輪審核評估做了很多重大的、突破性的改革。我們從去年到今年發了文件做了一些解讀,教育部官方主頁、評估中心都做了一些政策性的詳細的解釋。比如說,我們有一些改革,探索分類評估、評估分類、應用信息化手段、改革評價的指標體系等等,這些新任務落實起來,還是有難度的,是新的任務,因此我們更加需要提前謀劃。
二是,上一輪審核評估2014年到2018年這一階段的審核評估,各省開展的情況參差不齊。一些省份組織實施工作效果是不好的,工作總體上是比較混亂的,甚至出現了沒有按期完成評估任務、轉包評估任務給被評高校的情況。這些情況這些問題,我們在新一輪審核評估是要提前解決,要嚴格的杜絕的,因此我們需要提前謀劃這樣一項工作。這是我們為什么這次和上一輪審核評估不一樣,要做一個十四五計劃的一個工作層面的考慮。
三、審核評估的組織實施模式
審核評估實施文件已經明確了,整體組織實施是由教育部督導局、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負責統籌協調,指導監督各地各校做好審核評估工作。我們委托教育部評估中心具體實施中央部門所屬高校第一、第二類審核評估。
地方高校的第一類審核評估均由評估中心負責。當然,評估中心還有其他的很多專業性的任務,比如說組建、培訓專家團隊。
各省具體實施本地區所屬高校的第二類審核評估。各省中央部屬高校以及第一類的地方高校都不屬于本省具體實施的范疇。
四、審核評估主要有哪些步驟
文件明確了審核評估的六大步驟:評估申請、學校自評、專家評審、反饋結論、限期整改、督導復查。我主要結合當前的工作,就第一項和第二項作一個具體的解釋。
第一是評估申請,主要分為兩個主要的環節。第一個環節是各地各校報送“十四五”計劃,這是目前我們正在做的。第二個環節,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提請教育部評估專家委員會審議第一類評估計劃審議通過后,連同第二類評估計劃一并印發,作為“十四五”期間審核評估計劃。這個計劃會明確具體的工作要求,明確下一步審核評估具體的實施安排以及高校的參評時間和評估類型。發完這個文件之后,我們會部署各省做好審核評估的工作方案,報教育部備案。
第二是學校自評。為了幫助高校做好自評,我們督導局和評估中心將提前對參評高校分年度、分批次進行評估培訓。這個培訓是官方的免費的,原則上是第一年下半年安排第二年的培訓,當然有一些特殊情況,我們會有略有調整。比如說像今年是啟動年,比如后續有疫情或者不可抗力的原因,培訓時間上面會略有調整,但是我們一定會留有余量。除此之外,我們沒有授權任何組織和個人開展審核評估培訓。
新一輪審核評估在程序上增設了“限期整改”和“督導復查”這兩個環節,實際上是傳遞了兩個信號。第一個信號,審核評估絕對不是一錘子買賣,一次評估完事,而是一個“沒完沒了”,持續改進,促進事業發展的工作。第二個信號,審核評估希望大家一起相向而行。審核評估絕不是貓捉老鼠的游戲,而是立足發現和診斷問題來限期整改,去解決問題。出問題不怕,我們督導局、評估中心和高校一起來推進,我們希望實現政府監督和高校發展的完美結合。
從目標和利益來說,我們和高校目的是同一個,就是為了讓我們高校更好的發展。我們希望各地各校放下包袱,因為有學校問到這個問題,如何用平常心的去看這個評估的問題,從制度設計上面就設計了讓大家放下思想包袱的這樣一個環節。我們發現問題不怕,我們有整改的一個時間,我們有整改的安排。所以大家不要怕問題,怕的是找不出問題,耽誤了學校的發展。
五、關于評估類型的選擇
為了推行這個分類評估,我們采取的是評估分類的一個模式,我們一共設計了兩類四種的評估方案,供高校自行選擇。
各地各校凡選擇第一類審核評估的申請的,必須嚴格把關。這里要求的是學校章程和十四五發展規劃中應明確世界一流的辦學目標,具有 一流的師資隊伍,育人平臺能夠培養一流的拔尖創新人才,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剛剛范主任也專門講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我這里再重復一下。在做類型選擇的時候,大家要避免兩種情形,第一種是跟風追高。兩類四種方案是沒有高低之分的,只有類型之分。大家必須嚴格按照文件規定對照進行選擇,特別是剛剛我重復的念了一下我們文件里面說的選擇第一類的審核評估方案的時候,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第二種要避免的情形是誤解。我們審核評估是尊重高校的辦學定位和自主選擇,不對高校貼標簽,不對高校分層次,所以大家不要誤解,也不要擔心,更不會存在大家前幾天問我的,我們審核評估做了選擇,會不會成為今后我們高校分類設置、高校層次劃分標準的一個依據。這里通俗一點說,大家不要誤解,不要想多了。我們希望大家實事求是,最標對表,合理選擇,任何錯選、亂選將會被評估專家委員會駁,回重新編制計劃,耽誤各校的自己的工作。
希望大家注意把關,分類選擇,不要跟風,不要誤解,不要把它放大,它就是一個評估工作。
六、關于評估對象的問題
關于評估,我們文件里面說的很清楚,就是經國家正式批準的獨立設置的普通高等學校,應該參加審核評估,其中有一個說明:新建普通本科高校應先參加合格評估,獲得這個結論五年后參加審核評估。這個計算的起始時間,我們是從高校列入合格評估計劃的年份開始計算的,也就是說,原則上我們可以從專家進校評估的年份開始計算。
這里還需要做一個關于獨立學院的說明,獨立學院此次不列入審核評估范圍。待其轉設完成后,先列入合格評估,按程序和規則再行下一步列入審核評估范圍。所以獨立學院這次各省是不用考慮的。
七、關于評估時間安排的問題
本周審核評估時間是2021年到2025年,2021年我們是做國家層面的試點,這里分兩個層面。地方高校,請各省要科學規劃所屬高校的參評時間,均衡安排各年度評估任務。對上一輪評估整改不利、問題突出的高校,要靠前安排。
有的省提出我可不可以都放在2025年,我們明確答復不可以,因為我們文件已經說的很清楚,各省要均衡安排各年度評估任務。不要把評估任務推到某一個年份完成,我們是十四五的工作,不是某一年的工作,這是地方高校層面的。
中央高校層面,此次參評時間與上一輪審核評估參評時間間隔原則上不超過八年時間起始,和剛才說的一樣,時間起始是上一輪審核評估計劃的時間,也就是我們審核評估專家進校的時間。對于中央高校的參評時間,在下一步印發調整十四五計劃時候,我們會在各校申報的基礎上,統籌全國高校的評估時間??赡苤醒敫咝蟮臅r間我們不能完全滿足,因為要考慮整個全國一盤棋,整個評估的年度安排問題,大家要有個心理準備,可能會有調整,到時候我們盡量的滿足大家申請的參評時間。
八、關于通過認證的專業的相關的問題
我們文件規定,通過教育部認證并在有效期內的專業免于評估考察,切實減輕高校負擔。這里做兩點說明:
一是,我們文件說的是免于評估考察,不是免于評估,這一點大家要清楚這個事情。
二是,關于申請的范圍。范圍是限于教育部認證的專業,主要是我們教育部評估中心目前開展的本科專業認證,包括工程醫學和師范等等。后面我們還會請評估中心做一個具體的解釋,到時候范主任會再具體安排這項工作。
九、關于評估專家的問題
這是各省問的比較多的,因為上一輪審核評估有一些省份也提出來我們本省組織工作最難的這個方面,就是請到高水平專家,組織遴選的時候會有一些困難。我們也知道高水平專家是高水平評估的關鍵,按照要求我們將建立全國統一、開放共享的專家庫,建立專家的組織推薦、專業培訓、實證入庫、隨機遴選、異地選派以及淘汰機制。
近期,我們會印發文件部署各省和中央部門高校推薦審核評估專家,由評估中心統一培訓,建立一支懂評估、善評估的國家隊伍,請大家支持。特別是我們各省,這項工作一定要重視起來,本著建立全國統一、開放共享的一個專家庫的原則,要大家齊心協力來做這個事情。
十、關于省教育廳的有關工作的問題
這里面我需要強調三個問題:
第一個是銜接問題。我們有極個別的省份目前正在探索高校分類設置管理和分類評估的問題。請各省在遵從目前我們審核評估兩類四種評估方案的基礎上,進行研究和銜接。在銜接的過程中,如果有一些問題和困難請及時和我們聯系。這里我稍微點下名,分類設置管理和分類設置管理之后的分類評估目前上海和北京應該具體在做這項工作,后面可以和我們聯系。
第二個是幫扶的問題。我們下一步會每個省選取1-2所高校委托教育部評估中心指導開展第二類審核評估工作試點,為全面推開本地區審核評估工作做好示范,所以各省這次壓力可以稍稍的降低一點。我們在啟動的時候,會做好幫扶工作。
第三個是監督的問題。上一輪審核評估工作確實存在一些急需改進的地方,我們將在總結上一輪各省各校審核評估工作的基礎上,研究建立對各地各校開展審核評估工作的監督機制,推動各地做好審核評估工作,具體后面會有相關的工作舉措和文件的印發。
十一、高校需要提前做一些什么工作
目前我們處于評估計劃報送的階段,后面的評估部署、評估培訓都會提前安排,請大家稍安勿躁。這階段做好評估計劃的報送,主要是評估類型的選擇、評估時間的安排的問題。我個人方面做一個提醒,認為需要重點關注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達標的問題。按照要求,此次審核評估增加了大量的關于辦學規范,辦學條件底線的指標,特別是一些定量的指標,比如說我們思政教師、生師比、辦學條件等等,文件也非常明確的提出來,對于突破辦學規范和辦學底線等問題突出的高校將會按程序予以嚴肅問責。
工作中,我們也發現不少高校在這方面是存在問題的,包括有些高校也跟我們提出,我們達不到怎么辦。達不到、問題突出,按文件要求是會被問責的,比如說我們對通過合格評估的高校,在2019年、2020年、2021年連續三年開展了隨機式的回頭看,發現很多高校在完成合格評估之后,生師比、教學投入、辦學條件等等大幅滑坡,我們采取了相應的手段進行嚴肅問責。
所以就有一個問題,合格評估到審核評估怎么銜接。通過合格評估的高校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就是:合格評估之后辦學條件、辦學投入、辦學基本要求等是否存在大面積滑坡,這個是要按照審核評估的相關要求,以及我們合格評估回頭看相關要求,要嚴肅問責的。除了剛剛通過合格評估進到審核評估的這批高校,其他的高校會不會也有問題,我認為是有這個可能的。所以不管哪類高校,建議大家對標對表,對照審核評估的文件提前梳理、提前謀劃改進。
第二個問題是作假問題。評估材料和評估數據真實,是評估提質增效的前提。以往我們發現有少數高校評估材料和評估數據真實性是存在問題的。按照中央巡視和教育審計的要求,我認為我有必要提醒大家,盡早摸排、擠掉水分、杜絕數據作假。我們將采取多種舉措和現代技術手段,落實中央巡視和審計的要求,對材料和數據作假行為堅決打擊,一票否決,從重問責。請大家不要在評估材料和數據上造假這個事情上花心思、抱幻想;也提醒各省,今后在評估工作中要重點排查評估材料和數據作假的情況,我們也會隨機進行抽查。